[导语] 认知拓视野 创作添动力
发布时间:2014年08月20日 09:08 | 来源:中央新影集团 | 手机看新闻
三峡山水
编导 于帆
一、
每做一个纪录片,都是一次洗礼,这就是追寻的魅力。
试想,你乘船游荡在水面上,山的融合,水的融合,你仿佛失去了时间和空间上的辽远宏阔,只有一颗跳动的心,共鸣着这不朽的浪波和大地的脉搏。
是希望吗?你看到的,是千百年来人们对治水的希望。
是渴望吗?你看到的,是沿河两岸人们对生存的渴望。
是梦想吗?你看到的,是一代代三峡人对未来的梦想。
这些感受,从山的垄沟里袅袅飘出,从水的波澜中回转显现,它们披上长风,变成多姿多彩的云朵,它们越上山颠,变成栩栩如生的雕刻。
最终,它们汇集于人们的内心,随着船夫双手摆动,变成桨橹甩在船尾漩涡里的一首歌。
二、
纪录片装载的是故事,承载的是文化。
正如诗画般的三峡一样,凝聚着无数动人的故事,汇聚成历史文化的河流。
问江之畔,青山隐隐,晴日朗朗,稼禾掀浪,一江如画。
那舟横野渡,独明渔火,以及那些炊烟袅然、戏童成欢、佳人浣纱、老者炊茶的情景;那些人世间的闲、乐、情、趣;那些现实中的平实、和谐;那些画意弥漫,那些诗意栖居……都是动人心魄的所在。
看,那是三峡的渔民,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……
看,那是三峡的船夫,逆流而上,顺流而下……
看,那是三峡的村落,迎来朝阳,送走晚霜……
不禁要问水之上,日月轮回,风云变幻,气象何止万千?
仿佛还能看见,屈原涉江赋《离骚》,东坡赤壁怀古,毛泽东万里长江横渡,一首首诗词水灵灵跃出江面写满蓝天。
仿佛还能看见,诸葛羽扇纶巾,周郎火烧赤壁,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。
仿佛还能看见,一桥飞架南北,天堑变通途,三峡大坝如江虹长卧。
当然,欲知花开花落、王朝更替、岁月沧桑,必须要去细问江中的礁石;欲寻觅纤夫足迹、川江号声、昨夜风雨,必须要去追问江畔的小道;欲聆听中国铿锵前行脚步,那就去探问奔腾不息的长江波涛!
三、
世间万物,哪里都离不开一个“情”字,特别是纪录片,更是蕴含情愫的基石。
吻飞鸟之嘴,刷走兽之蹄,滋润草儿树儿禾苗儿绿绿的长,花儿灼灼的开,果儿盈盈的笑。
谁家怀春女子在泣诉:君住江之头,她住江之尾,夜夜寄相思,有如长江水。
又是哪个情种,春江月夜花欲睡,召来玉女弄琵琶?。
还有那位黄鹤楼下的诗翁,一句“孤帆远影碧空尽,唯见长江天际流。”
古时的爱情、豪情回荡山谷,今日的长江三峡,山水里满载的,却是满满的乡情。新的长江三峡,正孕育着变化中的乡愁。
高峡平湖,水波漪澜。没有了洪水的惊险,却多了水乡的情调。不见了迷雾中的巫山,却有了眼眸里的神女。
不管山水怎么变,它始终是生命之源,永远有一种野性、一种动力、一道景观,它构成了新的三峡,新的故事,新的起点。
